距離2024年結束還有1個月時間,但有一項工作,今年湖南省委書記沈曉明已先后進行了5次部署。
請允許辛小湘先賣個關子,您不妨先來看看這些新聞報道。
11月28日
湖南省委書記沈曉明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會會議,會議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向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開幕視頻致賀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在用好互聯網上下功夫,強化數據賦能,破除數據壁壘,推動數據資源開放共享和綜合利用,加快推進數字政務建設,提升數字治理水平。要在管好互聯網上下功夫,嚴格落實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健全網絡風險防范、網絡綜合治理、網絡安全保障等機制,有效防范化解互聯網領域風險隱患。
11月11日
省委書記沈曉明在張家界調研時實地察看了慈利縣大數據中心,聽取政務數據資源匯聚與共享管理等工作介紹,指出要運用信息化技術,持續為基層減負賦能,讓基層干部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抓落實、服務群眾。
7月16日
湖南全省數據和政務服務管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長沙召開。省委書記沈曉明,省委副書記、省長毛偉明作出批示。
6月28日
沈曉明專題調研數據工作。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數據發展和安全的重要論述精神,大力推動全省數據資源開放共享和綜合利用,加快推進數字湖南建設,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4月12日
十二屆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第三十三次集體學習。省委書記沈曉明主持并作總結講話,強調要切實增強推動數據事業發展的責任感緊迫感,統籌推進數字湖南建設,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南篇章注入強勁動力。
聰明的你是否發現?這些新聞里都有一個關鍵詞——數據。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數據事業發展,親自推動組建國家數據局,并就推進數據事業發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推動新時代數據事業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僅今年9月以來,國家層面就先后出臺《關于加快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的意見》《公共數據資源授權運營實施規范(試行)》(公開征求意見稿)、《公共數據資源登記管理暫行辦法(公開征求意見稿)》3個文件,從資源開發、授權運營、登記管理方面打開了公共數據的“寶瓶口”。
具體到湖南,今年以來沈曉明已經對湖南省數據工作進行了多次調研和指示。
數據被稱為信息時代的“新石油”。
數據作為現代社會的重要資源,可以幫助地方政府精準決策、優化資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務質量、加強社會治理能力;同時,數據作為數字經濟的核心要素之一,通過數據的有效利用和治理,可以推動數字經濟的創新發展,提升數字政府建設水平、推動數字社會建設。
今年是中國接入世界互聯網30年,目前我們已經從IT時代進入到了DT時代,在DT時代,互聯網如同社會的骨骼,而數據則扮演著血液的角色,它們攜手構建了社會的基石架構與運作體系。
如何利用好數據、治理好數據,對于提升地方綜合治理水平、推進數字湖南建設尤顯重要。
1、湖南已經做了哪些數據工作?
落實民生可感
湖南以“湘易辦”為總引擎,深化數字政務改革,推動政務數據“應融應融”、系統“應聯應聯”。郴州市、邵陽市分類梳理、上線市級特色服務,有效提升專區服務質量。岳陽市創新運用“城市碼+政務服務”,攻克數據跨系統堵點,打造8大示范應用場景,變“萬碼奔騰”為“一碼通城”。
湖南從“一件事一次辦”升級為“高效辦成一件事”,吉首市通過直播和小視頻收集問題和辦件,實行“137”的反饋服務機制。邵東市利用人工智能虛擬翻譯等技術手段,為聽障人士提供無障礙政務服務環境,輕松實現線上咨詢、辦事查詢等各類需求。桃江縣依托本地政務服務工作號平臺,把高頻事項錄制成短視頻,讓辦事指南“活”起來。
“無證明”服務一再升級。如今,長沙在市、區縣(市)兩級政務服務大廳全面設立“無證明城市”服務窗口,共梳理“減證辦”事項8600項,為企業群眾提供“無證明”服務咨詢、證照查詢、證照打印等服務。婁底市注重線上線下相融合,線上完成“無證明城市系統”建設,線下大廳增設無證明城市服務專窗,滿足企業群眾免證辦需求。郴州市北湖區加強證明事項清理和“無謂證明”問題督辦,實現690項辦理事項免證辦理,755個材料免重復提交。
賦能創新創業
著力破壁壘優服務,優化營商環境。常德市、常德經開區全面完善各類涉企數據,積極開發各類特色應用,多角度、全方位服務企業初創和發展。東安縣、永州經開區結合各自優勢形成整體思維,以市場主體需求為導向,全面打造“湘易辦”優化營商環境總平臺,為企業投資興業提供一站式“營商數字助理”,實現“營商地圖”功能由能用到好用轉變。
為企業紓困,做實精準幫扶。洪江市建立四維立體服務網,開辟了政策兌現快通道。綏寧縣搭建“政策超市”,實現惠企政策“一網匯聚”。株洲市淥口區建立“白名單”企業庫,從供需兩端“智能化匹配”惠企政策,有效實現了企業群眾經濟成本、時間成本雙減負。
釋放數據要素活力
全力推進“數據要素×”行動。聚焦工業制造等12個重點行業領域和“文化+科技”等湖南優勢特色領域,組織開展“數據要素×”行動,打造一批典型應用場景,培育一批數據商和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充分發揮數據要素乘數效應。數據要素×工業制造、數據要素×現代農業、數據要素×商貿流通、數據要素×交通運輸、數據要素×金融服務、數據要素×科技創新、數據要素×文化旅游等紛紛在湖南從“愿景”變為“實景”。
優化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
率先在長株潭都市圈等基礎條件較好的地區和金融、電力、氣象等重點行業開展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試點,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解決方案和典型模式。協調推進數據資產入表,配合開展數據資產管理試點。就在10月,長沙市國資委攜手市數據局、市財政局,共同印發了《關于推進國有企業數據資產管理和入表工作的通知》,標志著長沙市在國有企業數據資產管理領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為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湖南的數據發展之路將是什么樣的?
日前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湖南省加強數據資產管理工作方案》為我們清晰地描繪了湖南的數據發展之路。
《湖南省加強數據資產管理工作方案》
到2024年底前
全省統一部署開展數據資產管理試點工作。
到2025年底
在數據資產登記、應用場景、資產入表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健全完善省公共數據流通利用基礎設施,基本建成省級數據資產管理平臺,形成典型應用案例,試點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培育和引進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數據企業。
到2026年底
力爭在金融服務、地理信息、醫療健康、文化旅游、數字住建、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氣象服務、應急管理等重點行業領域,成功打造50個具有行業影響力的公共數據應用標桿案例;培育和引進數據企業100家;推動100家企業完成數據資產入表工作,顯著提升數據資產在企業資產負債表中的可見度與價值,數據資產總規模達到3億—5億元;力爭通過數據資產質押、增信等金融化手段,實現數據資產價值轉換突破5億元。
可以說,路徑具體可感,目標清晰可見。
“誰掌握了數據,誰就掌握了主動權”,關于“數據”二字,湖南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來源:新湘評論雜志社“指點”微信公眾號
作者:邱湘
編輯:劉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