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軍,長沙市天心區僑聯兼職副主席,民建長沙市天心區工委主委。十余年來,他熱衷于扶貧助學助殘事業,影響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改變了一個又一個家庭的命運,曾榮獲湖南省“百名最美扶貧人物”、湖南省扶殘助殘先進個人等榮譽。
一、主動參與精準教育扶貧。2014年9月,王德軍率先垂范,主動對接國家級貧困縣桑植縣澧源鎮中學,與民主黨派成員一起結對幫扶建檔立卡戶學生,制訂了從初中到大學的十年助學計劃,充分將“扶志”與“扶智”相結合,注重從精神上給予學生引導和鼓勵。為了改善貧困學生的學習生活條件,他還為學生寢室安裝了壁扇、學生專用雙層床、LED節能燈具等,為學校贈送了一臺價值三萬多元的斯特勞斯鋼琴,并幫助其中一些有勞動能力的學生家長來長沙工作,使其獲得穩定收入,改善家庭經濟狀況。
王德軍在桑植走訪貧困學生家庭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緩解后,為實地了解貧困學生在關鍵時期的學習和生活實況,王德軍馬不停蹄趕往澧源鎮中學和桑植一中,與學校負責人及校醫進行交流,了解學?!胺酪摺鼻闆r及學生報到、學習、生活情況??吹胶⒆觽兌冀〗】悼?,臉上洋溢著笑容,王德軍非常欣喜,主動和孩子們聊起“抗疫小故事”,并勉勵同學們努力學習。初三班學生甄珍在日記中寫道:疫情剛過,剛剛開學,王伯伯第一時間來看我們了,我都有點感覺不是真的。在這個非常時期,為我們加油鼓勁,這給我們繼續戰勝疫情和努力學習打了強心劑。
承諾是金,貴在堅持,王德軍前后24次走進桑植,誠摯的關愛深深鐫刻在孩子和家長的心里。這一次非常時期的走訪,更是“及時雨”,慰藉了孩子的心靈家園,意義非凡。
王德軍赴懷化通道助學
愛心不止于桑植。在懷化通道,他也一對一結對幫扶了一名特困生,每年資助3000元學雜費,除了幫助學生完成學業,還從學習狀態、人生價值觀等方面予以溝通和引導。
二、堅持幫扶殘疾人特困群體。王德軍從2004開始與天心區杏花園社區雙殘疾人柴細梅家庭、文廟坪社區殘疾人陳建平家庭結對幫扶。生活上給予無微不至關懷,為把兩個家庭讀初中的女兒培養成為大學本科畢業生,他承擔了兩個孩子大學學費共計十萬余元。王德軍的付出有回報,柴細梅的女兒大學畢業后,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家庭從此脫貧;陳建平的女兒大學畢業一年后委托王德軍聯系需要幫助的貧困學生,將這份愛心回饋到其他家庭。
王德軍在赤嶺路社區慰問殘疾人家庭
在赤嶺路社區,王德軍從2010年起結對了李建坤和李曉婧兩戶殘疾人家庭,他數十年如一日,每逢端午、中秋、春節堅持上門慰問,通過走訪了解情況,他為赤嶺路社區“雙殘”家庭李建坤解決了困擾多年的低保問題,為腦癱患兒李小婧解決了到北京治療的經費問題,并堅持長年為10戶殘疾人家庭免費訂閱“長沙晚報”。
除此之外,他還積極利用“人大、政協”政治平臺,為殘疾人事業鼓與呼,爭取政策支持。他把長期做助殘工作中發現的問題與相關單位共同探討、認真分析,把有價值又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見用“建議案”“提案”的方式, 在“人大”“政協”全會上為殘疾群體呼吁。其中2008年在區政協全會上提交的“安排專項資金,為困難殘疾人家庭大學生完成學業提供保障”和2013年在區人大會議上提交的“安排專項資金,為0—16歲殘疾兒童康復提供幫助”的建議均被區政府采用,在全區掀起了幫扶殘疾群南群體的良好氛圍。
來源:長沙市天心區僑聯
編輯:肖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