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市僑聯兼職副主席、泰國湖南商會會長、邵東隆源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純鷹常說:“如果把祖國比作一棵參天大樹的話,我就是樹上一片小小的綠葉,靠大樹的營養成長。作為綠葉,應該時刻記得對大樹的回報?!彼沁@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2019年,劉純鷹獲評湖南省“百名最美扶貧人物”。
2017年,劉純鷹回國在邵東建設湘商產業園,發現邵東標準化廠房多,但屋頂利用率普遍不高。能不能做好屋頂利用這篇文章呢?他通過調研發現,利用標準化廠房的屋頂資源,建設太陽能光伏發電站是一條扶貧的好門路。但是,當他與園區的企業負責人溝通時,部分負責人擔心屋頂受損,很不樂意。劉純鷹找來湖南科比特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技術人員現場示范、現場解答,使他們意識到屋頂建太陽能光伏發電站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徹底打消了他們的顧慮。同時,劉純鷹投資8000萬元啟動10.2MW光伏扶貧項目,與620戶貧困戶簽訂“分貸統還”協議,參與到“分貸統還”中的貧困戶,前三年每戶每年可獲得扶貧收益3000元,后七年每戶每年可獲得扶貧收益600元。這是湖南省農業銀行積極推行“光富貸”產品落地的最大項目,也是“分貸統還”創新扶貧模式在湖南省的又一次大膽突破。2017年9月19日舉行開工儀式,2018年全面實現光伏發電。電站經營的十年所得,全部用于幫扶縣里600戶貧困戶實現脫貧,累計發放扶貧資金將達到1000萬元。目前,光伏發電項目一切經營正常,不僅在脫貧攻堅戰中發揮了作用,而且有效地利用了湖南省135工程標準廠房的樓頂資源,一舉多得,皆大歡喜。
劉純鷹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一個企業既有經濟責任、法律責任,也有社會責任、道德責任”的重要講話精神,積極投身扶貧事業,貢獻了自己應有的力量。
為了幫助貧困人口通過務工來脫貧致富,2018年底,劉純鷹專程到省定貧困鄉邵東市斫曹鄉針對貧困人口進行招工。一名農家大嫂對他說,她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很想到外面去打工,但是,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根本出不了遠門,要是能夠在家門口打工的話,就方便多了。這位大嫂的話引起了劉純鷹的思索,留守在農村的貧困人口中,大部分人都有勞動能力,完全可以通過打工的勞務收入脫貧,但是他們卻因為需要照顧家里的老人、小孩而不能外出打工。既然不能把貧困人口招到城里的廠里就業,不如把企業辦到農村里去,不是正好可以解決這個難題嗎?
劉純鷹在公司里說出自己的想法時,遭到了許多人的反對,歸納起來,不外乎三點:一是農村留守人員缺乏技術,他們加工的產品質量不過關;二是城鄉距離太遠,擔心增加運輸成本;三是農村人口缺乏組織性、紀律性,擔心管理難度大。劉純鷹首先向大家介紹了在貧困鄉的所見所聞所感,闡述了產業扶貧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統一了大家的思想。在此基礎上,他提出了在村里建扶貧車間、由公司統一培訓、由村干部統一管理、產品由易到難、同工同酬等一攬子計劃,得到了大家的認同。
為了挑選建扶貧車間的地點,劉純鷹多次帶人到斫曹鄉長流村實地考察。在鄉村干部與公司的共同努力下,2019年初,湖南邵東隆源貿易有限公司在斫曹鄉長流村建設了該鄉第一家扶貧車間,配備了電機60余臺,提供了就業崗位100余個。在簡單的開工儀式上,劉純鷹望著貧困群眾熱切的眼神,激動之情,溢于言表,鄭重地向大家承諾:“為了你們的幸福,哪怕是我的公司虧本,我也會把扶貧車間一直開下去!”一開始,公司給扶貧車間下的任務是相對簡單的背包,工藝簡單、工序簡易,工人們經過一兩天就熟練掌握了生產工藝,一個星期下來,都成為熟練工了,每一名工人每月能獲得2000-3000元的勞務收入,讓一個貧困家庭有了穩定脫貧的收入,讓一個困難家庭有了更穩定的幸福,實現了貧困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就業,讓貧困群眾“足不出戶、就地致富”。雖然公司在扶貧車間上沒有賺到錢,但扶貧車間卻給了貧困群眾實實在在的好處,讓他們看到了脫貧致富的曙光。
有了長流村扶貧車間的嘗試,劉純鷹相繼又在斫曹鄉、廉橋鎮建成了4個扶貧車間,以長流村扶貧車間為主,其余4個扶貧車間為點,形成了“1+4”的模式。為了讓扶貧車間生產的產品質量更高、銷路更暢通,公司在技術、業務、原料、銷售等方面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讓扶貧車間真正能夠實現“造血式”扶貧,成為公司整個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這些扶貧車間讓300多名農村留守婦女就近務工,既能夠賺取工資又能照顧家庭,使農民家庭穩定幸福。
為讓家門口的就業機會惠及更多的貧困群眾,劉純鷹計劃今年在全市部分鄉鎮村陸續建設箱包、服裝等多種產業的扶貧車間,走出一條共建共贏、可持續發展的脫貧致富之路,幫扶更多貧困群眾真正實現高質量的穩定脫貧。
來源:湖南省僑聯
作者:張亦斌
編輯:肖靜